【专项债券100问】数据中心建设要求及资金来源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3-04 16:07:24 作者:admin 来源:admin 浏览量(8) 点赞(14)
摘要:业务咨询、信息交流、转载授权,请联系 服务微信号:泓创智胜(hczs2048) 专项债券信息网 (https://www.zhuanxiangzhaiquan.com) 第214问 数据中心建设要求及资金来源是什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我

业务咨询、信息交流、转载授权,请联系

服务微信号:泓创智胜(hczs2048)

专项债券信息网 (https://www.zhuanxiangzhaiquan.com)

第214问

数据中心建设要求及资金来源是什么?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30%,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超180EFLOPS,位居世界第二(数据来源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数据中心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数据中心的定义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根据所有性质或服务对象不同,数据中心可以分为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和企业数据中心(Enterprise Data Center,简称EDC)。IDC是指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他应用服务的数据中心;EDC则是指由企业或机构构建并所有,服务于自身业务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运行应用来处理商业和运作的组织的数据。包括数据存储模块、边缘计算模块、超级计算中心系统等。整体看来,数据中心的硬件分为两类,分别是主设备和配套设备。

二、数据中心的政策历程 

数据中心政策历程主要分为五大阶段: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在监管引导方面,数据中心作为高能耗产业,快速增长需要大量能源供应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排放物。在此背景下,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热点城市纷纷出台相应的控制政策,监管数据中心能耗(PUE)排放,实施数据中心限建,引导数据中心高能效、低能耗发展,推动数据中心规模化、绿色化。北京在2018 年首度印发《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要求全市层面禁止新建和扩建互联网数据服务的数据中心、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中的数据中心(PUE 值在1.4 以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强化技术引导,鼓励数据中心采用绿色先进技术提升数据中心能效。

三、数据中心建设范围及要求 

1. 建设范围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下简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划布局的八大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整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用户规模较大、应用需求强烈的节点,一类为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较大的节点。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是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节点,也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表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已完成总体布局设计。

表 1 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与数据中心集群相关信息

2. 建设要求

按照规模划分,数据中心可分为超大型、大型和中小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指规模大于100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大型指规模介于3000-100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中小型则是规模小于30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该类项目房屋建设应主要用于容纳硬件设备,建设规模、项目选址要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要求,新建大型数据中心和超大型(规模大于3000标准机架折合2.5KW)数据中心,应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如四川申报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项目应在天府数据中心集群(郫都、双流、简阳)区域内。除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的数据中心项目外,面向边缘计算等特定场景的中小型数据中心应布局在人口聚集的地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主要针对5G、工业互联网、VR/AR、智慧城市等低时延应用场景的数据中心;

绿色节能中小型数据中心应布局在气候适宜、能源富集的地区,使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指标检测,推广绿色设计、施工、采购与运营管理技术,优先使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地区。

 四、运作模式 

数据中心采用“先建后租”的重资产模式,重资产投入需要大规模资本支出,我国现行的IDC建设分为五种模式:自有土地自建机房、租赁土地自建机房、代建、转租、代运营。经过前期几年的建设期后,服务器陆续上架后,开始贡献稳定的现金流,其本质是“出租”,包括产地出租、服务器出租等。与此类似的商业模式有:北京光环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环新网共有八个数据中心,均为自有土地自建模式,设计机柜数量为5万个,多在北京和上海周边,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IDC及其增值服务)、云计算服务为两大核心业务。光环新网收入与利润来自于两个部分:IDC及增值服务向客户出租机柜、宽带资源、IP地址及提供运维和增值服务获取收入;云计算业代运营亚马逊(北京)云服务及负责中国市场推广与销售,为亚马逊公有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来获取收入。

 五、数据中心资金来源 

1、专项债券

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通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领域有关规定的通知(发改投资[2023]1232号)对新增支持领域作出具体安排:实际增加“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后,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项目可结合专项债券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申报。

2、中央预算

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结合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申报,该专项领域支持创新能力建设类项目、双创平台类项目、 “互联网+”和大数据类试点工程、信息基础设施类项目、区域产业集群类项目,其他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

3、EOD

结合EOD项目模式开发,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进行产业导入及人才引进,通过智能制造基地、研发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的打造,配套区域信息化系统、充分运用绿色智能建筑技术、数字生态仿真技术、绿色生态技术等,构建绿色、低碳的可持续未来生态园区。

4、企业投融资其他资金来源

1)定向增发

该融资方式较适合融资规模不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企业。2020年7月,数据港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证监会通过,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17.34亿元,用于JN13-B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ZH13-A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和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云创互通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以及偿还银行借款。

2)可转债

可转债相对于定向增发对公司现金能力和偿债能力要求严格,但发行可转债单次筹资额度更高。该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2021年1月22日,中国领先的运营商中立和云中立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之一的世纪互联集团发行总额5.25亿美元的可转债,期限为发行之日起5年,用于扩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用途。得益于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及新基建政策的加持,世纪互联凭借“IDC大定制+新零售”双引擎高速成长,强化在一线城市的资源拓展和市场渗透的策略实施。

3)基础设施REITs

随着证监会与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未来数据中心(简称IDC)企业资金来源有了更多可能性。目前全球REITs化的数据中心企业占全球IDC市场份额比重约30%,已有Equinix、吉宝等企业成功利用IDC REITs模式实现规模优先、快速扩张。美国IDC上市巨头Equinix(EQIX)和DLR均已转型为REITs。全球最大的IDC公司、美国IDC上市巨头Equinix于2014年申请成为REITs,2015年转型成功。此后其税负率从30~35%降至10~15%,机柜数量从2015年的14万个扩展到2019年的30万个,净利润从2015年的-3亿美元上升至5亿美元,负债率从2014年的71%下降到2019年63% 。适用REITs的IDC运作模式为自有土地自建机房,由于REITs要求全部资产完整权属转入项目公司,IDC核心资产为土地、机房和设备以及资产的特许经营权,其中机房设备所有权和特许经营权相对容易交易。2020年12月,光环新网公告以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金云网项目申报REITs,拟募集资金57亿。该项目为自有土地自建,设计机柜12000个(占光环5万个机柜的24%),2019年贡献利润3.29亿(占光环总利润的40%)。该项目已成熟运营3年,采用了最高标准的容错级,收费形式为外包服务费,客户为多元的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和一些政府机构。光环新网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现已完成北京市发改委的试点申报和评审流程。

4)引入战略投资者

从各类投资机构获得投融资2020年6月,世纪互联宣布获得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旗下基金1.5亿美元投资。这项投资使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跨国投资公司黑石集团(NYSE:BX)成为世纪互联的最大机构股东之一。

 六、数据中心发展展望 

1、数据中心绿色发展

国家鼓励通过建设运维模式、技术升级、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能力。在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数据中心也可以考虑加入碳交易中。我国政策支持数据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支持数据中心采用大用户直供、拉专线、建设分布式光伏等方式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加强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统筹,从省区市层面对数据中心集群进行统一能耗指标调配,鼓励通过用能权交易配置能耗指标。未来碳市场和碳交易体系成熟后,碳排放指标的统筹、调配和交易也将成为数据中心的重要抓手。引入碳交易,提升互联网企业的绿色发展意识,规范行业绿色化发展,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的重点。

2、数据中心智能化发展

数据中心长期运营中面临的远程巡检、专家会诊、云平台云端训练等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未来人工智能的运维、声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动传感技术会成为助力数据中心智能运维解决方案的关键。数据中心的智能化未来会是结合数据中心的全生命周期通盘考虑,如模块智能化、能效智能化、设计智能化、运维智能化、安全智能化和运营管理智能化。

3、数据中心大型化集群化发展

超大数据中心建设是全球趋势,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集群能够更好地承载用户大规模的用云需求,也能够降低整体基础设施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用户用云成本。

地方实践来看,各地统筹布局建设数据中心,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引导数据中心向大型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的大型数据中心承载能力不断加强。河南省已建成中国移动郑州航空港区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电信郑州数据中心、洛阳景安互联网数据中心、华为新乡云计算中心等一批区域性大型数据中心。广西南宁要打造面向东盟、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华南西南的国家级新型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到2025年建成超过10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此外,浙江、上海、贵州等地均有建设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明确目标及打造数据中心集聚区的相关规划。

 七、总结 

本文对数据中心的定义、建设要求及范围、运作模式及资金来源做了简要的分析,同时展望了数据中心未来发展趋势。数据中心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巨大潜力,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务、新模式;加快推进数据中心融资,将扩大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文为泓创智胜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请添加微信号泓创智胜(hczs2048)授权,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文章来源:泓创智胜  作者:陈洪鑫”,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读者添加微信联系,共同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推荐【专项债券100问】什么是应急流动性支持(SPV)?

【专项债券100问】什么是林业碳汇?林业碳汇的融资模式有哪些?

【专项债券100问】什么是旱改水项目?

专项债信息网

THE  END

感兴趣吗?

欢迎联系我们,我们愿意为您解答任何有关IDC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