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放心用丨通用服务器(HuaKun TG225):赋能千行百业,给世界多···

从6200万到超百亿,实现这一营收的飞跃式“进阶”需要多长时间?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不到5年。
这家诞生在成都的科技企业,手握自主可控的国产服务器核心技术,以极致性能链接千行百业,让流淌在服务器中的澎湃算力,发出数字时代成都“智”造的又一强音。
▲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走进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华鲲振宇企业展示厅,大小不一形制各异的服务器让人目不暇接。它们是企业自主开发的四大系列40余款计算产品,包括通用计算、智能计算、液冷计算、边缘融合计算,计算性能国际领先,规模应用于金融、运营商、互联网等多个领域,部分领域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公司成立至今,至少已经出产30万台各种服务器走向市场。” 华鲲振宇高级副总裁刘东估算,这些富含成都“智”造科创底蕴的服务器,以可靠的能效赋能多领域的多个场景。在云计算中心,服务器集群高速运转,瞬息间处理海量数据;在智慧城市系统,交通管理平台实时调度,综合显示大屏流畅运行;在金融行业,交易系统零延迟响应,保障业务连续、安全……
在行业内,华鲲振宇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头部企业。企业基于鲲鹏的创新架构,推出的自研天擎通用服务器,在工信部单核和多核性能测试中名列第一,是鲲鹏生态最高规格服务器。在华为的生态“朋友圈”里,华鲲振宇是华为在全国唯一的“鲲鹏+昇腾”双战略级合作伙伴。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首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四川新赛道(先进算力)唯一领先型赛手企业、四川省新经济示范企业、四川省企业100强等等——荣誉墙上的多块牌匾,佐证企业拿到的一项“桂冠”:国产算力规模第一。
如果说企业初创是条起跑线,华鲲振宇可说是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和劲头方取得了今日之成绩。
算力,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座,高端算力更是稀缺资源。长期以来,国内IT基础设施大多依赖国际巨头,建立自主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实现国产替代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2020年初,成都高投、四川长虹共同发起,省厅专班指导启动华鲲振宇的筹备工作。
华鲲振宇高级副总裁刘东永远记得,当年6月18日公司成立之初仅有3个人。办公室不是独立的,“蜗居”在别的企业角落。“那个时候,不晓得好多人给我们说,你们公司的名字好拗口好别扭。”
谁知不到5年时间,“华鲲振宇”四个汉字的组合,已经与中国算力领军企业的“桂冠”牢牢绑定。在刘东看来,自主创新攻克技术壁垒,造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拳头产品,是一切的基础。“公司成立几个月之内,我们就开发出第一款基于鲲鹏的国产服务器产品,成功进入中办信创名录。”2020年9月,华鲲振宇进入市场开展业务。
过硬的技术,可靠的性能,打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的“成都造”服务器,赢得市场的高度认可。华鲲振宇第一年营收6200万元,2021年增长超十倍,2024年突破百亿。企业一路开“挂”,契合数字经济时代的脉搏,更直白呈现城市人工智能与智能终端产业的勃勃生机。
2024年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已聚集超1000家企业,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39%。
放眼全球,算力竞争持续加剧,智能终端赛道之上的华鲲振宇持续升级业态。企业携手华为,基于鲲鹏+昇腾算力产业,共建四川计算伙伴联盟,一边服务四川政企界数字经济发展,一边不断完善产业链。截至目前,已联合600余家伙伴完成超5000个行业解决方案认证,实现从技术适配到场景落地的无缝衔接,通过国产化的适配和调优,让客户的国产算力和应用真正使用起来。
在四川,公司已成功交付成都智算中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多个10亿级项目,建立“1小时响应圈”——成都、绵阳、宜宾等8个地市设有备件中心,300名认证工程师随时待命。“去年保障了全省126个重点项目的零故障交付,这是我们对‘服务四川’的庄严承诺。”刘东说道。
积极拥抱AI。DeepSeek发布之际,华鲲振宇便构建“算力底座-大模型-天巡CubeX 智算加速引擎-元启TGDataXAI开发赋能平台”四位一体的全栈自主化AI解决方案,通过软硬协同优化使模型性能提升超30%,为各行各业提供全链路本地化部署以加速AI应用,目前已在政务、能源、金融、医疗等行业实现推广部署和应用。